(相關資料圖)
▲大營村古民居 記者劉菁 攝
▲大營村古門樓 記者劉菁 攝
大營村位于灌陽縣水車鎮(zhèn),距縣城約40公里。7月26日,記者初次來到大營村。眼前平整的水泥路面、成排的三層小樓、干凈整潔的地面展示出新農村的美好樣貌,看不出一絲古村落的影子。卻不想,這里暗藏著數(shù)百座碉樓古民居。 大營村為何以“大營”為名?村里年近七十的時建國老人告訴記者,岳飛平南時曾在此建起點將臺,古時候這里就是一個大兵營,這就是大營村名的由來。彼時大營村有四個大門,按東南西北分布,大門均配有崗哨。除此之外,門內還布置有暗哨、暗道、暗門等。營外有一條護村河環(huán)繞著大營。護村河不僅可以防止敵人進攻,還可以為軍營防火。時建國老人告訴記者,大營村內是一個像迷宮般的兵營。在當時的大營村里,除了駐扎著軍隊,還建有校場、錢房、官倉、磨坊、醫(yī)藥坊、鐵匠鋪等。 “這邊是新街,村中老街靠邊還有數(shù)百座古民居。”大營村委副主任時文平告訴記者。在他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大營村現(xiàn)存的碉樓前。碉樓,村里人也稱為“門樓”,大營的門樓依舊矗立在原址上。門樓上題著一副對聯(lián):恩承北闕,爽挹西山?!霸陂T樓前有一個下馬橋,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到了那里都必須下馬,走路進入大營。”時文平說。繼續(xù)往前走,狹窄的街道邊上,古民居逐漸多了起來。腳底下凸起的鵝卵石路面、屋頂上錯落的瓦片、高高翹起的飛檐,都展示出主人往日的榮耀。 沿著小路一直走,一灣溪流忽現(xiàn),就到了大營村舊時的時氏祠堂。祠堂門口有一塊石碑,石碑上所刻文字說明了時氏宗族來源。原來,時氏始祖的名字叫時應宗,原籍江南廬州府廬江縣,大概就是現(xiàn)在的江西省九江市,明洪武二年奉母命代舅出征,來到灌陽,任指揮使。時氏世襲至三世祖時,與駐扎在新街鎮(zhèn)時官營的劉氏表親互換營房,遷入大營。所以,現(xiàn)在的時官營無人姓時,大多姓劉,而大營村大多都姓時。 在灌陽當?shù)亓鱾髦痪渲V語:“沒有三斤半,別往大營站?!闭f的就是大營村人的酒量十分了得。這就不得不提到大營村里的兩口千年古井,一口叫做“白鱔井”,另一口叫做“黃鱔井”。村里老人告訴記者,兩口井在地理位置上是平行呼應的,這兩口井井水不僅清冽,而且常年不會枯竭,村里人從古至今都在這里打水,用于做飯、洗衣等。大約這就是大營村釀出來的酒十分香醇,大營村人酒量好的原因。 記者站在昔日的護村河邊,風過無痕,水面一片平靜。岸邊整齊的建筑倒映在清澈的河面上。自岳飛平南后,大營村一片安寧。校場在歲月變遷中被夷為平地,門樓也在風雨的洗禮中變得陳舊,昔日在此練兵打仗的古人后代也拿起農具開始了安穩(wěn)的農耕生活。大營村雖以岳飛在此安營而得名,但富足、安穩(wěn)的生活卻也在此展開。
來源:桂林日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