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世界最新:為什么天生喜歡作死的人,沒有被自然法則淘汰掉?

為什么天生喜歡極限作死的人,沒有被自然法則淘汰掉?

一些年輕人喜歡冒險作死,其實正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有的人天生愛冒險,有的人卻天生喜歡安靜。人類的行為決策受到多巴胺通路的控制[1]。


(資料圖片)

絕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多巴胺參與獎賞回路,是一種決定“快樂”的神經(jīng)遞質(zhì)。

但其實多巴胺的機制遠遠比普通人想象的復雜得多。

它主要有三種路線,分別決定人的認知、決策,以及感知愉悅和渴望等等。

人類的新奇尋求(Novelty Seeking)行為,正是多巴胺所驅(qū)動的。

研究人員通過對猴子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阻斷多巴胺轉(zhuǎn)運蛋白(DAT),讓大腦內(nèi)的多巴胺水平升高后,猴子就會更高的新奇選擇偏好[2]。

本質(zhì)上來說,大腦內(nèi)的多巴胺水平越高,具有更高的新奇選擇,也更具有冒險沖動。

為什么年輕人愛冒險,主要有兩大原因:

1、相比起老人,年輕人的多巴胺水平更高。中老年之后,隨著年齡增強,多巴胺水平會以大約10%的水平逐漸降低。

2、人類在成長過程中會發(fā)生突觸修剪。進入青春期之后,突觸修剪主要集中在前額葉。而前額葉決定著人的認知、決策、情緒,以及行為管理。

所以人進入青春期后,不僅給人性情大變的感覺,也會變得更加的沖動,容易冒險。青春期之后,隨著突觸修剪的完成,人格就會趨于穩(wěn)定。

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成年人都足夠穩(wěn)重,有的人一輩子都像個孩子,更愛尋求新奇。

其實不僅僅是年齡和個體差異,甚至兩性也有差異,一般來說,同齡的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多冒險行為(例如參與極限運動的男性比女性更多)。

那么,這樣的差異又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

人類的進化。

在游獵時代,人類生活在危險的自然環(huán)境中,需要隨時提防野獸等不穩(wěn)定的安全因素。因此要生存下來,必須具備對環(huán)境的新奇探索欲望??梢赃@么說,那些不能很好確定環(huán)境危險程度的人種,面對惡劣的環(huán)境和野獸,大多數(shù)都滅絕了。

由于狩獵活動主要由男性參與,所以男性才具有更高的「尋求新奇屬性」,除了多巴胺機制外,與雄性荷爾蒙也有關系。

研究表明,人類11號染色體上,DRD4基因(多巴胺G蛋白受體)存在48堿基對的重復序列。

不同的人,這48個堿基對重復次數(shù)不同。

重復2次到11次不等[3]。

其中重復2次和7次對多巴胺D4受體具有更好的作用[4]。

重復七次的被稱為DRD4-7R基因。

DRD4-7R基因可以增強多巴胺機制,對大腦學習和獎勵機制發(fā)揮作用,從而讓人更喜歡新奇探索和冒險行為。

DRD4-7R基因是在4萬年出現(xiàn)的,因此有研究者認為,DRD4-7R基因和智人遷徙有關。

現(xiàn)在各大洲上的絕大多數(shù)人種,都是在4萬年前逐步分布全球的。

不僅過去1000~3萬年,遷徙能力足夠強的種族具有更高的DRD4-7R基因比例[5]?,F(xiàn)存的游獵部落,也具有更高的DRD4-7R基因。

人類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適應各種惡劣的環(huán)境,正是DRD4-7R基因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不過,隨著人類在1萬年前逐漸建立農(nóng)耕文明,不再那么需要對新環(huán)境的探索,DRD4-7R基因的一些缺點也凸顯了出來。

例如,它可能導致冒險成癮,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同時也有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6]以及其它精神障礙風險。

當然,ADHD也和后天教育有關。低質(zhì)量養(yǎng)育的孩子,比起高質(zhì)量養(yǎng)育的孩子,具有更高的ADHD風險,分水嶺為4歲[7]。

尤其是在15個月大的時候,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20個月就會形成長期機制,并在成年后具有更高的新奇尋求沖動。

不過,也就研究發(fā)現(xiàn),DRD4-7R基因也是一種長壽基因。它在90歲以上老人中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同時對老鼠進行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它和長壽具有高相關性。

尤其是對于女性來說,DRD4-7R基因的長壽相關性更高,而男性則會弱很多。

研究者認為,可能DRD4-7R基因并不會直接決定人的長壽,而是它對女性社交產(chǎn)生影響,從而間接讓她們更加的長壽[8]。

個人認為,由于攜帶DRD4-7R基因的男性,具有更高的沖動行為,從而導致意外死亡的比例增高,從而影響長壽。而女性的DRD4-7R基因則可能讓她們參與更多的社交活動,從而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且她們進行的探險也具有更低的死亡率,所以,從統(tǒng)計上她們表現(xiàn)出更加的長壽。

總的來說,對于現(xiàn)代社會,DRD4-7R基因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所以它能和其它DRD4等位基因共存。

總之,人類都具有多巴胺主導的尋求新奇機制,但每個人感覺尋求并不一定共通。

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朱可曼(Marvin Zuckerman),曾繪制感覺尋求量表(Sensation Seeking Scale,簡稱SSS),對人類感官需求進行量化[9]。

主要有四種類型:

1、興奮與冒險尋求( Thrill and advent ureSeeki ng ,TaS)。 渴望參與跳傘、潛水、滑雪等冒險行動,各種死亡自拍,極限運動,屬于這一類感官尋求。

2、體驗尋求( Experience Seeki ng ,ES)。通過思想和感官尋求基本體驗,包括音樂、美術、旅游,以及一些反常規(guī)行為(如嬉皮士、同性戀),尋求感官體驗。

3、去抑制( D isi nhi bition ,D is )。通過集會、飲酒、性等社會活動尋求感覺。

4、厭倦敏感性( BoredomSuscepti bility ,BS)。 對重復體驗的忍受能力,例如對重復的常規(guī)工作感到厭倦。

通過SSS量表,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感覺尋求狀態(tài),更有利于進行自我定位。

第1種可以說是絕大多數(shù)極限運動的者的感覺尋求。第2種和第3種則是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狀態(tài),只不過第2種側重在個性,第3種側重在社群。而第3種則屬于絕大多數(shù)社畜工作時的狀態(tài)。

當然,以上4種屬性是兼容的,而不是互相對立的。一個人同時存在這些屬性,只不過每種屬性的成分高低不同。

人與人之間的感官尋求,可能具有極大的差異。

有人喜歡冒險有人喜歡安靜,都是很正常的。

很多時候,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現(xiàn)在年輕人的一些極限運動非常具有爭議,但我認為感官尋求,同時也有條件,生死自我承擔,符合自然選擇優(yōu)勝劣汰,我不覺得有任何的問題。

當然,每個人都應該找好自己的定位。不能別人愛危險的極限運動,你就一定要這么做。

如果你的感官尋求本身就是看書,不喜歡運動,非得被人綁去來一場云霄飛車,可能你只能感受到痛苦。

相反,你的感官尋求是云霄飛車,不喜歡書本,讓你看書,恐怕也味同嚼蠟。

當然,也并不排除,有人兼容這兩種屬性。

總的來說,你的感官尋求,主要看你身體內(nèi)的DRD4等位基因和后天教育成長,一起建立起來的多巴胺通路。

總的來說,一個人追求什么,與基因、成長環(huán)境,以及自身的經(jīng)濟條件,都有關系。

參考

^Ebstein R P , Novick O , Umansky R , et al. Dopamine D4 receptor (D4DR) exon III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the human personality trait of Novelty Seeking.[J]. Nature Genetics, 1996, 12(1):78-80.

^Costa V D , Tran V L , Turchi J , et al. Dopamine modulates novelty seeking behavior during decision making.[J].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2014, 128(5):556.

^Van Tol HH, Wu CM, Guan HC, Ohara K, Bunzow JR, Civelli O, Kennedy J, Seeman P, Niznik HB, Jovanovic V (July 1992). "Multiple dopamine D4 receptor variants in the human population". Nature. 358 (6382): 149–52.

^Wedemeyer C, Goutman JD, Avale ME, Franchini LF, Rubinstein M, Calvo DJ (May 2007). "Functional activation by central monoamines of human dopamine D(4) receptor polymorphic variants coupled to GIRK channels in Xenopus oocytes".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562 (3): 165–73. doi:10.1016/j.ejphar.2007.01.055. PMID 17350612.

^Chen C , Burton M , Greenberger E , et al.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the Variation of Dopamine D4 Receptor (DRD4) Allele Frequencies Around the Globe[J]. 1999, 20(5):309-324.

^Faraone SV, Doyle AE, Mick E, Biederman J (July 2001). "Meta-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7-repeat allele of the dopamine D(4) receptor gene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8 (7): 1052–7.

^Posner M I , Rothbart M K , Sheese B E , et al. Control networks and neuromodulators of early developmen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2, 48(3):827-35.

^Grady D L , Thanos P K , Corrada M M , et al. DRD4 genotype predicts longevity in mouse and human.[J].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2013, 33(1):286.

^Zuckerman. Sensation Seeking Scale. 1979.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6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