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環(huán)球即時:?5G殺手級應用,云手機何德何能?

我*次聽到云手機,大概是在兩年前,2020年百度發(fā)布了云手機,當時只是出于好奇,百度怎么也做起手機了?

雖然百度旗下硬科技品牌小度今年確實做了手機,不過,當時百度做的云手機和小度今年做的手機實際上不是一個東西,當時的云手機,在百度內部是放在了百度云下,作為百度云的業(yè)務對外呈現。

當時聽到云手機這個概念的時候,也花了一些精力去翻閱資料,研究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產品。


(資料圖)

粗略了解之后發(fā)現,云手機只不過是將原本手機中的計算、存儲資源從本地轉移到了云端,本質上還是云計算的基本邏輯,也就是云計算中的虛擬機。

新瓶裝舊酒,又是一個被炒作起來的概念!

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觸是因為,當時圈子里大部分人和我一樣,已經經過了一波云游戲的暴虐,對于云手機也就有了天然的抗拒,于是沒再去深究。

直到今年5月中國移動聯合華為再次發(fā)布云手機,并一再強調云手機是5G殺手級應用時,才開始重新思考:

云手機何德何能,竟被運營商如此熱捧?

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還要從5G技術的推演說起。

1、5G真有殺手級應用嗎?

2019年6月6日,國內5G牌照正式下發(fā),當時在三大運營商之外,又多出來一個廣電,作為第四家運營商,四家運營商一起劃分了5G頻譜,5G網絡就這樣在國內說干就干起來。

中國企業(yè)有一個世界公認的優(yōu)點是勤奮,在5G網絡建設上,勤奮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建設速度,在過去四年里,按照相關部門建議的“適度超前”發(fā)展理念,中國迅速建成了280多萬個5G基站

平均到每天,就有超過1700個基站建成。

這才有了如今國內縣級以上5G網絡全覆蓋的大好局面。

不過,盡管5G網絡在國內已經實現普遍覆蓋,國內5G手機用戶數也超過了6億,但大多數普通消費者對于5G網絡高速發(fā)展的感知度并不高。

如果細究背后原因的話,其實有一個自5G技術被提出后就備受關注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回答:

5G殺手級應用是什么?

過去幾年里,這個問題在各種場合一再被追問,華為中興被媒體追問過,三大運營商更是屢屢被媒體追問,但是他們難啊,因為之前更多被應用于商業(yè)領域、尤其是產業(yè)數字化中的5G技術,在消費側確實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應用,更不用提什么殺手級應用了。

于是,我們看到:

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在2019年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會說,“5G沒有殺手級的應用,只有殺手級的體驗?!?/p>

中國聯通沃音樂總經理李韓在2021年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會說,“應用技術更新速度跟不上通信網絡發(fā)展速度仍是5G發(fā)展痛點?!?/p>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2023年被問及這個問題時依然表示,“目前5G能力尚未在消費應用中充分體現?!?/p>

其實普通人對5G技術的變革性的質疑,尤其是對殺手級應用的一再“逼問”也不難理解。畢竟,中國4G牌照在2013年下發(fā)時,4G時代的現象級應用之一——移動支付就已經出現,阿里和騰訊的移動支付大戰(zhàn)更是在次年打得不可開交。

不過,在5G牌照下發(fā)四年后,以十年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來看,5G技術發(fā)展近半時,當人們再回過頭來談5G殺手級應用時,國內幾大運營商和ICT廠商終于開始試著給出一些可能的答案:

5G新通信、裸眼3D、云VR、云手機……

這之中,早在2018年就在國內出現的云手機,如今再次被運營商貼上了殺手級應用的標簽,重回大眾視野。

2、云手機能取代智能手機嗎?

要稱得上是殺手級應用,云手機就無可避免地要被拿來和智能手機比一比,我們不妨先預設這樣三個問題:

01、云手機有顛覆性嗎?

02、云手機能提供哪些價值?

03、云手機有怎樣的商業(yè)邏輯?

要回答云手機是否具有顛覆性,就要重新看一下梳理一下什么是云手機。

云手機是將存儲、計算、渲染從本地轉移到了云端,甚至連操作系統(tǒng)都搬到了云上,理論上,云手機的本地終端可以做到極簡,甚至可以被視為「一塊屏」。

這種設計理念讓手機本機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就顯得沒了意義,也就是說,如果云手機在未來幾年真能普及開來,過去幾年高端智能手機無比內卷的本地大內存、高性能就都沒了意義。

到時候大家恐怕要換一條賽道——去卷云端高性能芯片的開發(fā)、云端存儲資源的降費。

最為極端的假設是,智能手機上下游產業(yè)鏈將經歷一次變遷,手機芯片的主要供應商會轉而卷服務器芯片,現有的手機廠商也將轉型為云計算廠商

與此同時,折疊屏手機這樣大家覺得沒有帶來太大使用體驗提升的的硬件結構創(chuàng)新,未來會與云手機相輔相成,成為手機廠商第二條產品發(fā)展路線。

不過,要特別說明的,這只是我這個局外人的一個極端假設。

實際上,中國移動和華為對于云手機的判斷是,云手機和現有的智能手機會沿著兩條不同的路線雙線發(fā)展:

由于當下物質極大豐富,人們對于高端智能手機依然會有強烈又苛刻的需求,大家的主力機依然會是集成度越來越高,性能越來越強的智能手機;

云手機更多是解決現在大家普遍一人需要攜帶多部手機的問題,讓云手機首先在性能增強、企業(yè)辦公、隱私保護、游戲幾個垂類場景應用。

例如,中國移動今年5月發(fā)布云手機時提出的典型應用場景是助老——針對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以及現在高度數字化線上服務體系,子女可以通過云手機幫忙年邁的父母遠程解決醫(yī)院掛號預約、線上業(yè)務辦理等需求。

這是當下運營商認為云手機的價值所在。

實際上,云手機還有另一個更靠譜的實際價值和人們當下社交習慣有關。

人的復雜性在于,在不同時間、不同環(huán)境下會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們會給微信好友做不同的分組,家人、朋友、同事等等,未來每一部云手機或許會有一個身份屬性。

工作時,你可以用企業(yè)云手機;休閑時,你可以用娛樂云手機;健身時,你可以用運動云手機,這些云手機最終實際上都在一個本地的智能手機里。

我認為這才是云手機未來更大的想象空間,也是它演變成為5G殺手級應用的必由之路。

至于云手機的商業(yè)邏輯,實際上還是運營商傳統(tǒng)的套餐資費模式,6核CPU、8GB內存、20GB存儲Android 7.1系統(tǒng)的云手機,月費要275元,資費并不便宜。

而且,這樣的云手機并不能打電話,登錄云手機App需要綁定已有的手機號,云手機中的實際應用體驗更類似平板,而非手機

倒是最近在實際體驗過云手機后,通過低端手機中的云手機(系統(tǒng))打開原神時,并不卡頓,這有賴于云計算和5G技術的發(fā)展。

實際上,正是由于云計算、5G技術的發(fā)展,云手機才有了上位的機會。

3、5G與云手機的依存關系

2018-2019年云手機概念剛出現的時候,沒人敢說它是5G殺手級應用。

云手機,就這樣悄無聲息地發(fā)展了四五年,直到今年,當中國移動再次把云手機和盤托出時,云手機才有了殺手級應用這一稀缺標簽。

之所以沉寂那幾年,是因為當時有兩項基礎設施沒有Ready:

*項是5G技術,2019年中國5G網絡進入急速部署期,但當時一方面5G網絡還沒有實現廣覆蓋,更主要的是,當時“上行百兆、下行千兆”(還只是理論峰值)的“初代”5G網絡,還難以充當云手機所需要的網絡管道。

據一位該領域資深從業(yè)者透露,如今的智能手機已經達到了2K分頻率,但即便是現在,5G網絡為云手機架起的“管道”,也只夠得上720p視頻的正常播放。

第二項是云計算,四年前的云計算基礎設施,同樣難以支撐起云手機這樣對計算、存儲資源要求極高,對價格又極為敏感的產品的無限想象力,而這方面運營商這些年是通過算力網絡構建來逐漸彌補其中的不足。

由此可見,云手機對于5G和云計算的發(fā)展高度依賴。

云計算決定了云手機能多便宜,5G決定了云手機什么時候能普及。

現在來看,中國移動在北京已經有了小幾十萬的云手機用戶,這兩天又官宣了2023年要沖1000萬的用戶量。

5G進程過半,是時候培養(yǎng)一批殺手級應用來完成改變社會的使命了。

而云手機要想證明自己殺手級實力,還需要5G再提提速、云計算再降降費,需要消費者再給一個機會。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3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