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網(wǎng)財經(jīng)2月13日訊(記者 杜丁)“2023肺癌精準診療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廣州、上海、成都四地同步召開。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程穎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李為民教授、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吳一龍教授、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王潔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楊帆教授,以及國內外肺癌領域的百余位知名專家學者就肺癌精準診療領域前沿進展,探討肺癌精準診療未來發(fā)展方向。
肺癌每年新發(fā)病人數(shù)約為82.8萬
據(jù)國家癌癥中心最新發(fā)布的2022年全國癌癥報告顯示,肺癌每年新發(fā)病人數(shù)約為82.8萬,位居惡性腫瘤發(fā)病率與死亡率的首位,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第一癌”。根據(jù)組織病理學特點,肺癌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的80%-85%,小細胞肺癌則占15%左右。
“2004-2013年間,EGFR、ALK、HER2等靶點的藥物研發(fā)層出不窮。值得一提的是,約45.9%的中國NSCLC肺癌患者都有EGFR突變。因此,EGFR靶向藥的出現(xiàn)滿足了很大一部分中國晚期NSCLC患者的治療需求,相比傳統(tǒng)治療手段顯著延長了這部分患者的生存時間?!敝袊t(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內科主任王潔教授表示,2005年世界首個肺癌口服靶向藥在中國上市,打破了晚期肺癌只能放化療的僵局,隨著首個肺癌治療靶點EGFR的發(fā)現(xiàn)和相關研究的推動,肺癌精準治療的嶄新篇章正式開啟。
據(jù)王潔教授介紹,在過去20年中,化療是肺癌術后輔助治療的主要方案。2021年,第三代進口原研EGFR靶向藥正式獲批術后靶向輔助治療的適應癥,無疑為肺癌患者帶來多一份生存希望,意味著靶向藥物已成為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手術后輔助治療新選擇。根據(jù)ADAURA III期臨床研究顯示,EGFR靶向藥降低了80%疾病復發(fā)或死亡的風險,將有望惠及更多肺癌患者。
基因檢測有助于個體化治療
靶向療法作為肺癌精準診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診療過程中也需重視基因檢測的重要性。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副院長楊帆教授強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通過基因檢測來確定相關基因的突變狀態(tài)。無論腫瘤的具體分期,在使用有明確靶點的抗腫瘤靶向藥物前,均需進行檢測,形式上主要包含組織活檢與液體活檢兩種?;驒z測不僅可以指導臨床用藥,還可以預測患者預后,有助于個體化治療。
2018-2019年,國內PD-1抑制劑和PD-L1抑制劑相繼獲批上市,開啟了肺癌免疫治療的新時代。楊帆教授表示,免疫治療的問世造福了晚期鱗癌及無驅動基因的非鱗非小細胞肺癌、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等更多不同類型的患者,為更多中國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了長期生存乃至治愈的希望,而PD-L1抑制劑聯(lián)合化療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更是成功破局了這部分患者的長期生存困境,使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提升至化療時代的3倍。
“今年恰逢阿斯利康植根中國30周年,阿斯利康在深耕中國市場的過程中支持見證了肺癌領域諸多的里程碑式突破?!卑⑺估抵袊笨偛?、肺癌及腫瘤免疫治療事業(yè)部負責人劉明表示,阿斯利康還通過推動肺癌的早篩早診、精準診斷治療、患者關愛康復的診療一體化方案,幫助肺癌患者獲得高質量的帶病長生存。
關鍵詞: 精準診療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