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賞花,是春日一大樂事,而正值此時盛放的牡丹,也成為眾人競相觀賞的對象。其花色艷麗,姿態(tài)大方,歷來引人喜愛。
想象一下,作為觀賞者的你,置身于明艷的花叢旁,嗅著陣陣馨香,會好奇將這花瓣摘下油炸是什么滋味嗎?
其實,古人早就這么試過了。
穩(wěn)居古代“吃貨”排行榜前列的蘇軾,就曾在詩中提到“炸牡丹”這一吃食。其中,《雨中看牡丹》一首還寫有具體做法,“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意思是怎忍花瓣落下沾染污泥,不如在將要凋謝時扯下,一片片用油炸了來吃。
詩中提到的“牛酥”,指的是酥油。這種將煮沸的牛奶晾涼后,揭取凝在表面的一層奶皮煎制而成的奶制品,在唐宋時期是常用的油料,也作為藥材食用?!芭K旨迓淙铩奔婢咚钟偷哪滔愫湍档さ幕ㄏ悖纱讼雭?,“炸牡丹”這道吃食的味道不會差。
雖然,油炸花蕊、花瓣的做法算不得蘇軾所創(chuàng),但當(dāng)他用“吃貨”的方式打開對花的惜愛之情,并以詩記錄下來,便為“吃花”這件事添了許多文雅,也讓這道點心有了“東坡炸牡丹”的名號。
歷史上,像“東坡炸牡丹”這樣用四時花卉制成的各種吃食,著實不少,古人給其取了個雅稱——“花饌”?!盎偂笔菫榱藝L鮮,更是為了雅趣。
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供》,可以說是一本“花饌寶典”。其書中記載了十余種“花饌”,有“春來松花黃,和蜜做餅狀,不惟香味清,亦有所益也”的松黃餅;還有將芙蓉花、豆腐、胡椒等調(diào)料,一起溫煮的“雪霞羹”等等,皆十分雅致。
在這之中,有一道“梅花湯餅”,精巧尤甚。
據(jù)林洪記載,“梅花湯餅”是宋代一位德行高尚的隱士所創(chuàng),吃起來既有梅花的凜冽清氣,又有檀香的馥郁芬芳,還有雞汁的鮮香甘美,令人唇齒留香。
那么,這道“梅花湯餅”到底是道什么菜呢?林洪這樣描述它的做法:
“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做餛飩皮。每一迭用五分鐵鑿如梅花樣者鑿取之。候煮熟,乃過于雞清汁內(nèi),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p>
原來,這是一碗雞湯面片。
不過,用浸透白梅花和檀香末的水來和面做成餛飩皮狀,還要用五出鐵鑿將皮做成梅花的樣子,煮熟后再放入清醇的雞湯內(nèi),這樣的美味,確是當(dāng)?shù)闷稹耙皇骋嗖煌贰薄?/p>
有趣的是,林洪書中的一道“花饌”,還成就了另一位“食花客”。
據(jù)說,同樣在古代“吃貨”榜上赫赫有名的袁枚,有天去友人家中做客時被邀請品嘗了一道特殊的菜。這道菜以豆腐為主材,紅白相間,猶如雪霽之霞。不僅色彩艷麗,且食之清嫩鮮美,令袁枚喜愛不已,還為此吟詩數(shù)首。
這道菜,正是上文提及的“雪霞羹”,采芙蓉花,去花蕊、花蒂之后,用湯焯之,然后同豆腐一同溫煮,融食色于一盤。
由這道“雪霞羹”而起,袁枚對“花饌”的熱愛便不曾停止。自此,他在春天制藤花餅、玉蘭餅,夏天炙蓮瓢食荷花,秋天蒸菊花栗子糕,冬天做臘梅薺菜羹,成了地道的“食花客”。
酥炸牡丹、梅花湯餅......像這樣歷史上有名的“花饌”,令人垂涎欲滴,而這些其實也只是先人“以花入饌”歷史的一小部分。
自屈原在《離騷》中寫下“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起,“吃花”這一行為就自帶特殊的寓意。后人隨境況改變而愛上不同的花,又隨技術(shù)進(jìn)步而發(fā)明了更多精巧的制作工藝,但不曾改變的是借花之語言己之心,而這也是“花饌”之“雅”的重要原因。
說到這里,想必屏幕前的你也有了躍躍欲試制作“花饌”的想法?但有專家提醒,花中含特殊物質(zhì)不能長期吃,大家在選擇食用花卉時一要遵從傳統(tǒng),遵從科學(xué)推薦。傳統(tǒng)上一直流傳下來的食用花卉可以吃,國家藥食同源目錄列舉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花卉也可以吃。近年來,我國進(jìn)一步規(guī)范和強(qiáng)化了花卉食品的安全性,已將丁香花、菊花、槐花、桃花、荷花在內(nèi)的上百種花列為食用花卉,可藥可食可賞。但沒有列入的要謹(jǐn)慎食用,從來沒有人吃過的花千萬不要吃。
綜合來源:新華每日電訊、科技日報、大眾日報、大河報
責(zé)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