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黎族“龍被”是民族文化融合見證?
——專訪海南省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王輝山
中國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島,其豐富文化傳承至今。2009年,“黎族傳統(tǒng)紡染織繡技藝”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資料圖)
“龍被”是黎錦中的精品,集黎族紡、染、織、繡四大工藝之大成,堪稱黎錦技藝巔峰之作?!褒埍弧比绾畏从趁褡逦幕涣??“龍被”與黃道婆“衣被天下”有何淵源?海南省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王輝山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解讀黎族“龍被”蘊含的民族文化交融史。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龍被”起源于何時?黎族“龍被”與黃道婆“衣被天下”有何淵源?
王輝山:“龍被”起源與黎錦的發(fā)展緊密相關。早在漢代,黎族棉紡織業(yè)已較為發(fā)達,出現著名的“廣幅布”,因品質優(yōu)良、紋飾精美成為朝廷貢品,可以說是“龍被”雛形。唐宋時期,黎族棉紡織工藝有了長足發(fā)展,出現“黎單”“黎飾”“黎幕”等產品,專家普遍認為這些是“龍被”的前身。明清時期,黎族棉紡織業(yè)發(fā)展至高峰,出現“黎幔”“儋帳”“崖州被”等產品,即“龍被”在當時的稱呼。
黎族“龍被”與黃道婆淵源頗深。宋元時,江南烏泥涇人黃道婆流落于海南崖州(現三亞市),向黎族婦女學藝,并將黎族棉紡織技藝帶回家鄉(xiāng),使黎族獨特的棉紡織技藝在江南地區(qū)傳播。她還結合當地傳統(tǒng)絲麻工藝技術進行革新,促進中國棉紡織業(yè)發(fā)展,以此“衣被天下”。
明代黎族紡織業(yè)延續(xù)宋元傳統(tǒng)并不斷進步。據明《咸賓錄·黎人》載女工紡織:“得中國彩帛,拆取色絲和吉貝織花,所謂黎錦被服及鞍飾之類,精粗有差?!闭f明此時黎族織錦的色彩豐富艷麗,絲線均來自內地,這與黃道婆“衣被天下”有密切關系。
縱觀黎錦發(fā)展,起源于秦漢,成熟于唐宋,高峰于明清,“龍被”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流的產物。黃道婆的“衣被天下”源于黎族棉紡織工藝基礎,“龍被”發(fā)展成為閃耀的明珠,是吸納黃道婆“衣被天下”創(chuàng)造的錦絲材料及工藝的結果。
海南博物館展出的黎族龍被。駱云飛 攝
中新社記者:“龍被”名稱有何由來?其紋樣“龍鳳呈祥圖”“黃龍升天圖”中,鳳在上龍在下,有何講究?
王輝山:1954年,中南民族學院組織力量對海南黎族進行規(guī)模較大的考察,“龍被”一詞最早見于調查組調查報告,其調查成果于1992年匯編出版為《海南島黎族社會調查》一書。此后,這種多幅相連且有刺繡紋樣的寬幅黎錦都被冠以“龍被”名稱。目前所知的古代文獻中,并無黎族織錦“龍被”這一名稱,專家普遍認為,宋、元、明、清古籍中的“黎幕”“黎飾”“黎幔”“崖州被”等,應是現今留存下來的“龍被”稱呼。現存的龍被大多生產于明清時期,因被面上多飾以“龍”“鳳”紋圖案,被認為是朝廷貢品,便稱為“龍被”。古代為何不稱“龍被”,或許與古人不能隨便以“龍”命名有一定關系。
“龍鳳呈祥”在古代一直是傳統(tǒng)吉祥主題,通常龍在前在上、鳳在后在下,是父權思想的表現。但有時也有思潮觀念變動,通過紋飾圖案表現出來,憑借黎族婦女的高超技藝及思想感情,反映在了“龍被”圖案上,出現“鳳在上龍在下”紋樣表達,這可能與黎族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保存著濃厚的母系社會遺風有關聯(lián)。
海南省博物館展出的黎族龍被紋樣。駱云飛 攝
中新社記者:為何說“龍被”是民族文化融合的集大成?“龍被”在圖案紋樣、構圖設計、制作工藝等方面有何特色?
王輝山:黎族是海南島的世居民族,宋、元、明、清以后,現福建、廣東、廣西地區(qū)大量移民進入海南島。此后,黎錦充分吸收漢文化的龍、鳳、麒麟、人物、花鳥、詩詞等經典紋樣,通過黎錦高超技藝織繡出了“龍被”,也把黎錦技藝推向高峰。
現今所見到的“龍被”,是在歷史長河中多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背景下創(chuàng)造的紡織精品?!褒埍弧钡牟馁|、制作工藝、形狀、色彩、圖案風格、內容等在各時代都有不同。
“龍被”多為長約200厘米、寬35—40厘米的布匹錦被,有單幅、雙聯(lián)幅、三聯(lián)幅、四聯(lián)幅、五聯(lián)幅和七聯(lián)幅,以三聯(lián)幅居多。目前所知“龍被”上的圖案,一部分是織造,一部分是刺繡。黎族傳統(tǒng)大被以織造為主,以變形人紋——亦稱“鬼紋”“祖先紋”——為主,水波紋、幾何紋、花鳥紋等為輔。刺繡龍被是先用染成藍黑色的棉線在黎族傳統(tǒng)踞腰織機或水平織機上織造好底布,然后在底布上刺繡,以吉祥紋飾為主,龍鳳呈祥、福祿壽喜、魚躍龍門、喜上眉梢等寓意吉祥圖案為主。
王輝山介紹海南省博物館展出的黎族龍被。駱云飛 攝
明代“龍被”圖案主要表現日常生活中的動植物,經想象加工而成,蘊含著純樸的文化內容。而隨著各民族不斷交融發(fā)展,“龍被”上的紋樣圖案出現了從黎族元素特征的抽象類型紋樣,逐漸變化為更多寫實性紋樣,文化元素特征也更趨向于漢文化的吉祥圖案。黎族、漢族的文化交流更為深入,工藝技術相互借鑒,文化價值觀也有了交互影響。
總的來說,“龍被”圖案豐富多彩,體現織繡者們對自然的特有認識,表現了黎族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手工技藝。不同時期,紋樣類型不同,但從整個“龍被”布局及其視覺效果來看,無論是構圖還是色彩運用,都達到了一定水平。
2020年海南省博物館舉辦的“百卉千華錦上添花——海南龍被藝術大展”。駱云飛 攝
中新社記者:目前,“龍被”仍有哪些未解之謎?
王輝山:一是“龍被”產生的時間。目前學界仍沒有明確定論,尚未發(fā)現明確的文獻記載。
二是“龍被”具體的功用。歷史文獻并沒有明確記載“龍被”具體用途,作為貢品僅為一說,并無找到可靠的文獻記載?!褒埍弧爆F流行于民間的用途主要是婚慶、祝壽、蓋新居、祭祀、喪葬等民俗用法,與其實際功用存在一定偏差。
三是“龍被”紋飾的形成?!褒埍弧钡膱D案紋樣等體現了漢族與南方多民族紡織文化的融合,其傳播的渠道途徑如何形成?各民族之間的紡織文化如何互相影響?尚有待研究透徹。
中新社記者:“龍被”目前技藝保護和傳承情況進展如何?
王輝山:“龍被”的制作工藝、構圖設計、紋樣色彩等頗具研究價值,不僅深受國內同胞喜愛,一些國外收藏家或紡織專家亦感興趣,部分人士還到海南黎族地區(qū)進行訪問交流。歐美地區(qū)一些美術館、博物館甚至收藏黎族“龍被”代表作品。
物以致用才能長久,失去了實用價值,傳承就是個難點。隨著時代發(fā)展,工業(yè)機械化紡織已取代了傳統(tǒng)手工技藝,20世紀50年代后隨著掌握傳統(tǒng)織造技術的黎族婦女相繼過世,“龍被”織繡傳承幾近斷層。
另一問題是如何保持原工藝制作的原材料。隨著時代發(fā)展,有些材料與工藝已經失傳,部分絲線染色原材料和工藝已經難于找回。
為搶救和還原“龍被”傳統(tǒng)制作工藝,近年來,海南省各級政府和民間對“龍被”技藝的恢復和復制比較重視,2019年海南省政府推動“黎族傳統(tǒng)紡染織繡技藝搶救保護(龍被復制)”行動,組織黎錦紡染織繡國家級、省級傳承人參與“龍被”復制工程。復制“龍被”所需的紡線、繡線和染色原料全部根據古法種植和制作,用天然海島棉花紡線,手工染色,努力還原其歷史風貌。從效果來看,雖然復制“龍被”的原材料、染色和古代“龍被”不可避免會有一定差異,但從織繡技藝來看,已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受訪者簡介:
駱云飛 攝
王輝山,海南省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長期從事海南歷史民族民俗文物的調查、征集工作,主持《黎族文化的變遷》《海南島黎族人與環(huán)境互動》等課題調研,出版學術著作《龍鳳吉祥——黎族龍被文化人類學研究》,參與撰寫海南文物基礎鑒定《黎錦》(第五章)等,發(fā)表黎錦、黎族文化相關論文數十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