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張伯駒
(資料圖片)
明代唐寅的《王蜀宮妓圖》
張伯駒的故事,在民間流傳最廣、最響亮、最活靈活現(xiàn)的,莫過于他的收藏了??梢赃@么說,他在收藏界的名聲和故事,掩蓋了他在詩詞、戲劇和書畫方面的成就。
一提起張伯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大收藏家身份。在文化圈還流行這樣一句話:“為人不識張伯駒,踏遍故宮也枉然?!被仡櫵氖詹亟?jīng)歷,有助于了解那些珍貴書畫的流傳軌跡,以及在戰(zhàn)亂年代,愛國之士為保護珍貴的文物所付出的心血。
自號“叢碧”喜收藏
張伯駒文物收藏的生涯始于1927年。這年夏天,張伯駒徜徉于琉璃廠古玩畫鋪,收藏了他的第一件文物珍品——康熙皇帝御筆“叢碧山房”橫幅。當時,這幅墨寶掛在墻上已有一段時日,但無人問津。因為對傳世的康熙御筆,行家都很熟悉,筆墨沉著厚實,氣勢開闊,拙而不滯,豪氣逼人,充滿陽剛之美。而眼前的這幅卻是飄逸秀麗,一反以往的風格。但張伯駒卻認定了這是真跡,他認為一個人興致所至,也許會變更字體,但其中的神韻卻不會變,這就需要行家認真辨別。張伯駒細細查看了落款和印章,心中有了十足的把握,就把這個橫幅買了下來。
從此,他自號“叢碧”(有人認為是字“叢碧”),自命宅院為“叢碧山房”。這“叢碧山房”就是張伯駒所住的北京弓弦胡同1號院的一個院落,是其父張鎮(zhèn)芳在京城當官時置辦的產(chǎn)業(yè),最早是李蓮英的舊宅。宅子面積很大,院落四五個,會客廳、走廊若干,果木繁盛、花木蔥蘢,亭臺樓閣,美不勝收。
張伯駒在收藏界起步雖晚,起點卻高,底子也厚。同時,歷史也為張伯駒提供了機遇。細數(shù)張伯駒收藏的珍貴書畫,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早于王羲之《蘭亭集序》百余年,是我國傳世文物中最早的一件名人手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是中國山水畫傳世最早的一幅,在中國繪畫史上堪稱開篇述祖之作;其他如唐代杜牧的《張好好詩》卷、唐代李白的《上陽臺帖》,均為傳世孤品;宋代黃庭堅的《諸上座帖》、趙佶的《雪江歸棹圖》、蔡襄的《自書詩》、明代唐寅的《王蜀宮妓圖》等,都在我國藝術(shù)史上占有獨特地位。
三求《平復帖》終如愿
收藏《平復帖》的經(jīng)過,成了張伯駒收藏故事的經(jīng)典和傳奇。
張伯駒最早是在1936年見到《平復帖》的。那一年,湖北省遭遇洪水災害,北平書畫界組織了一場賑災義展,在這次展覽會上,張伯駒第一次看到了傳說中的《平復帖》。這可是《平復帖》誕生1700多年來第一次公開展出啊,所以在文化界、書畫界引起巨大轟動。
展覽會后,張伯駒委托琉璃廠一家老板向溥儒請求出售。溥儒說,我并不缺錢,誰想要就拿20萬元來。張伯駒無力付此巨款,只得作罷。次年,也就是1937年初,張伯駒又托張大千出面交涉,愿以6萬元求讓,溥儒仍堅售20萬元,又未能成。
1938年1月28日,農(nóng)歷丁丑年臘月二十七,張伯駒由天津回北平過年。在火車上巧遇了民國前教育總長、大藏書家傅增湘。也正是這次巧遇,使張伯駒求購《平復帖》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
傅增湘喜愛收藏古書,因為與張伯駒有著共同的愛好,所以二人成了忘年好友。在這次相遇中,傅增湘告訴張伯駒,溥儒的母親項夫人剛剛?cè)ナ?,正在籌錢為亡母辦喪事,他準備出售《平復帖》。
不料,張伯駒聽了以后反倒面露為難之色。他說:“《平復帖》我兩次相求,他都不肯割愛,現(xiàn)在正遇母喪,如果重提此事,是否有點……”
“我知道您的意思,怕人說你乘人之危,我看不必顧慮,我去和溥儒說?!备翟鱿姹硎疽俪蛇@件事。
回到北平第二天,傅增湘就把《平復帖》抱來了。
“溥儒要價4萬元,他的意思不用抵押了,還是一次買斷較為簡便?!备翟鱿婢瓦@樣為張伯駒做主了。
按照傅增湘的意思,張伯駒立即先付2萬元,請傅增湘送去,其余2萬元分兩個月付清。張伯駒終于如愿以償,得到了《平復帖》,其心情的快樂與感慨是一般人很難體會的。本來,收藏者的快樂就是出自喜歡和熱愛,為藏品嘗盡酸甜苦辣而無怨無悔。收藏者最欣慰的就是在玩賞中品味藏品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nèi)容,達到與先人的溝通。
說實在的,張伯駒收藏《平復帖》的過程,并不十分復雜,也沒有過分驚險,令人敬佩的是張伯駒鍥而不舍的精神,以及他收藏《平復帖》的初心和后來毅然捐出《平復帖》的壯舉,這才是“三求《平復帖》”故事廣為流傳的真正原因。
舍棄豪宅只為購畫
張伯駒收購《游春圖》的過程,是一個最富吸引力和傳奇性的故事?!队未簣D》之所以為人們所關(guān)注,主要因為《游春圖》命運的曲折與巨大的價值,以及張伯駒為收藏該圖而不惜出賣心愛的房產(chǎn),幾近傾家蕩產(chǎn)。更重要的是,張伯駒在收購過程中所展示出來的比金子還要可貴的人品,以及慨然把《游春圖》轉(zhuǎn)讓給故宮博物院的大公無私的民族情懷。
展子虔擅畫山水畫。《游春圖》是展子虔唯一傳世的作品,這幅畫卷集中代表了中國早期山水畫的面貌,開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因此,它在中國山水畫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1946年初,故宮散失書畫開始在東北出現(xiàn),北京琉璃廠墨寶齋的穆蟠忱、玉池山房的馬霽川和文珍齋的馮湛如等6人合作從長春購得《游春圖》。
張伯駒知道了《游春圖》的事情后,就力主故宮博物院回收,在故宮博物院表示無力回收后,才決定自己收購,他的初心當然就是“予所收蓄,永存吾土”的民族情懷。張伯駒委托的交易中間人是馬寶山,而《游春圖》所有者的文物商們,又推出李卓卿為賣方代表,馬霽川實際上沒有參與《游春圖》的售賣過程。
李卓卿和張伯駒最后談妥的價格是黃金200兩。200兩黃金也不是個小數(shù)目,張伯駒因資金緊缺,手頭拮據(jù),只好忍痛賣掉了“叢碧山房”。這套占地15畝的住宅古樸典雅,價值不菲,卻為了一幅畫而售出。
成交之日,馬寶山請張伯駒和李卓卿同到自己家中,由馬寶山作保,李卓卿親手將《游春圖》卷交與張伯駒。
1956年,張伯駒毅然將《平復帖》《張好好詩》卷等多件古代書法精品捐獻給國家。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曾撰文表示,故宮博物院共計收藏有張伯駒《叢碧書畫錄》著錄的古代書畫22件,幾乎件件堪稱中國藝術(shù)史上的璀璨明珠。
今天,當我們在故宮博物院安靜地欣賞《游春圖》等珍貴的中華文物時,也讓我們以一片感恩之情真摯地緬懷偉大的收藏家張伯駒,也要感謝文物商人中的愛國者,感謝他們?yōu)橹腥A文物的保護和傳承作出的貢獻。(張恩嶺)
責任編輯:Rex_05